苗彥彥在自家棗園里查看大棗品質。受訪者供圖
初秋,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224團4連,萬畝棗園碩果累累,顆顆青棗在枝頭歡笑。
【資料圖】
苗彥彥的家就住在這里。
中午一點,正在棗園里忙碌的苗書新,撥通女兒的視頻電話:“瞧,今年的棗子個大皮薄,貨源不愁了。”他扒開枝丫,露出枝葉掩映的簇簇鮮棗。
“這兩天單子沒斷線,棗子、沙棘都賣得火呢。”電話那頭,遠在重慶治療的苗彥彥出現在記者眼前。
2005年,12歲的苗彥彥出現了吐字不清、難以下咽甚至呼吸困難的癥狀,父親帶著她四處求醫。16歲那年,她被確診為重癥肌無力。
這是一種神經免疫性疾病,屬于罕見病,沒有特效藥,也無法通過手術根治,一場感冒可能就會奪走病人的生命。
病情越來越重,苗彥彥被迫離開心愛的學校。“病痛壓得孩子透不過氣,她曾經重度昏迷、咳血,多次經歷突發肺部感染與呼吸衰竭,醫院先后下了四次病危通知書。”苗書新說,這些年,他帶著孩子多方奔走,尋醫問藥,家中積蓄所剩無幾。
2019年5月,苗彥彥再次病發,陷入重度昏迷。每天近萬元的治療費用,讓生活更加捉襟見肘。艱難時刻,有人建議在網上籌款。“為了孩子,得試試。”苗書新聽從了建議,決定發起籌款。短短5天時間,就收到了3565人的126482元捐款。
這筆溫暖的愛心款再一次把苗彥彥從鬼門關拽了回來:在ICU經過5次血漿置換,苗彥彥獲得重生。
從昏迷中蘇醒,得知籌款一事,病床上的苗彥彥只說了一句話:“這錢我一定要還。”
對于一個身患重癥肌無力、大病初愈,甚至無法清晰說話的青年來說,歸還這筆錢談何容易!怎么辦?苗彥彥選擇從病床上爬起來,去創業,通過網絡銷售農產品。
出院僅4天,回到家中的苗彥彥,忘卻了身體的虛弱,擰足發條,開啟了新的創業生活。和田大棗、蘋果、哈密瓜、香梨、沙棘、駝奶、棉被……她都積極通過微信朋友圈、淘寶店進行銷售。即便是躺在病床上,她也在不停地忙著更新廣告、編輯素材、處理訂單,每天朋友圈都能發上十幾條。
“一箱水果,賣給代理能賺三塊錢,賣給客戶能賺十到二十元。”苗彥彥堅信,這樣三塊、十塊、二十塊,一點點地攢,總能接近目標。為了更快還錢,她還只身一人到烏魯木齊市打工,把省下的每一分錢存起來。
2021年8月9日,是苗彥彥此生永遠銘記的一天。那一天,她將126482元打進當初發起募捐的平臺公司賬戶,退還給幫助過他的3565位好心人。
那一天,她在朋友圈寫下這句話:“退回善款是我直面人生的勇氣,留下善意是我堅強生活的底氣。捐款可以退還,但善意和愛心卻永遠都還不清。”
退款一事很快見諸媒體,“重病女孩2年攢12萬元退還捐助人”的話題沖上熱搜。網友們紛紛為這個自強不息的女孩點贊,有人稱她是“了不起的新疆姑娘”,稱她“有志氣、懂感恩”,更多的人祝福她“未來越來越好”“好人一生平安”。
善款退還了,內心輕松了。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執著,始終在苗彥彥的內心翻滾升騰。
“我要闖出一條路,成為病友的光和希望,把大家給我的愛傳遞出去。”苗彥彥告訴記者,媒體報道曾讓她火熱“出圈”,但自己不能利用同情心來做商業,因為“創業還是要靠產品和服務來說話”。
如今,這個自稱為“臭美的冷酷女孩”,每天會化精致的妝容,穿漂亮的衣服,拍美美的視頻。她一邊在各地奔波看病,一邊兼顧著網絡創業。她還注冊了“瑾約”“英雄樹”兩個商標,讓團場的駿棗和沙棘進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苗彥彥對記者說,她最喜歡“瑾”,這是一種溫潤的美玉。為此,她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瑾容”,提醒自己要做有品德有胸懷的人。
除了對病情好轉的期許,苗彥彥內心飽含對生活的憧憬。“只要你的心遍布陽光,只要你肯用雙手耕耘,日子自會向陽花開。”說起未來,苗彥彥笑靨如花。
(記者 李慧 尚杰)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為預防和減少可避免性視力障礙發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落實習總書記關于青少年視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攜手愛心...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圖片來自河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官網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飛播造林40周年。記者從河南省林業部門獲...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張晟遠同學所寫的作文。優美的下課鈴聲響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樣,全身的每個細胞都活躍起來了。可是老師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卡羅縣,錫納朋火山噴出大量火山灰。錫納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的卡羅縣,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6月10日無人機拍攝)。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亮相江蘇省南...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
2019-06-11 10:23:34
-
世界看點:苗彥彥:心向陽光活出精彩
2022-09-25 08:50:44
-
環球即時:我國將加快建立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
2022-09-25 08:55:24
-
世界視訊!長沙理工大學:跨越五年的“雙向奔赴”
2022-09-25 08:42:40
-
每日熱聞!我們需要怎樣的數學教育
2022-09-25 08:56:14
-
全球今頭條!“帶押過戶”優化二手房交易流程
2022-09-25 09:04:33
-
環球快看點丨淶源冰雪運動產業“朋友圈”再擴大
2022-09-25 08:58:18
-
資訊:未來已來!中國航母入列10周年宣傳片震撼發布
2022-09-25 08:39:32
-
熱頭條丨設計產業如何賦能“設計之都”建設——行業精英熱議設計河南建設工作會議精神
2022-09-25 08:39:15
-
當前關注:喜迎二十大 中原更出彩丨創新驅動搶占新材料產業高地
2022-09-25 08:57:53
-
當前資訊!走中原 看三秋丨馬投澗的谷子熟了
2022-09-25 08:54:13
-
當前快報:研發經費首破千億元意味著什么
2022-09-25 08:48:05
-
速讀:鄭商所PTA期貨緣何五年蟬聯第一
2022-09-25 09:00:52
-
全球最新:順豐回應“魚干到貨只剩頭尾” 保價問題未解
2022-09-25 07:56:20
-
觀天下!服務精準性便捷性可及性不斷提升 知識產權越來越有保障
2022-09-25 08:00:45
-
頭條焦點:利益驅使下催生黑灰產業:山寨周邊產品難有持久流量
2022-09-25 08:00:18
-
頭條:“帶押過戶”優化二手房交易流程
2022-09-25 07:57:16
-
世界快播:一箭雙星!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十四號和試驗十五號衛星
2022-09-25 07:58:16
-
世界速遞!送別!著名采礦工程專家錢鳴高院士逝世
2022-09-25 07:49:23
-
【環球快播報】十年一艦——寫在中國海軍遼寧艦入列10周年之際
2022-09-25 08:02:09
-
今日要聞!河南各地秋收忙
2022-09-25 07:46:18
-
新動態:氣溫將回升,26日河南部分地區沖擊30℃
2022-09-25 07:41:12
-
當前快播:鄭州將新開10條社區巴士線路,看看哪個經過你家?
2022-09-25 07:46:09
-
全球信息:便宜50%以上!全國首家“菜籃子保供大市場”落戶鄭州
2022-09-25 07:41:06
-
每日熱訊!二十四,正青春!120名騎友為大河網送上生日祝福
2022-09-25 07:43:21
-
當前觀察:“醉翁之意不在酒”?體育品牌為何賣起了咖啡
2022-09-25 07:17:48
-
世界熱推薦:網球天王費德勒謝幕 商業奇才費德勒登場
2022-09-25 07:11:15
-
當前關注:拎包入住誠意滿滿!河南6名青年人才代表領取人才公寓鑰匙
2022-09-25 06:42:25
-
全球速遞!河南向8名院士頒發首席科學家聘書
2022-09-25 06:39:42
-
天天觀速訊丨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新疆檢查鄉村振興促進法實施情況
2022-09-25 06:11:01
-
世界熱議:“脫單盲盒”真愛難尋、風險常在:便利愛情隱患大
2022-09-25 06: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