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大苗山的深處仍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這片曾經的特困地區,跳動著希望的色彩。
從廣西柳州市的鬧市區驅車抵達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大約需要3個小時。群山之間,清澈的泉水順流而下。錯落的梯田邊,連片苗寨依山而建。山多地少,是道歷史悠久的“考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為楊寧正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 劉俊聰 攝
過去,江門村的年輕勞動力大都外出務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大學畢業當年便返鄉做“村官”的楊寧,是個例外。
“我們那個年代說‘大苗山飛出金鳳凰’,就是考上大學。”楊寧說,找份體面的工作,扎根于深山之外也曾是她的愿望。
然而,當城市的生活日益蓬勃,深山里的村民卻還在為溫飽而努力。對比城區的繁華,江門村的貧窮更加具象。“村民連幾塊錢一碗的粉都不一定買得起,每個月最多吃一頓肉。當時覺得,一定要想辦法做些什么。”楊寧說道。在奶奶的支持下,她決定留在家鄉。
彼時,群山圍困了江門村的視野,貧窮加劇閉塞。“我剛回村的時候,不要說產業,連繳納農保,都要拿著計算器挨家挨戶為他們算賬。”楊寧回憶道。
為打破貧窮與閉塞的惡性循環,楊寧開始帶領村民發展產業。種辣椒、賣泉水西瓜、開辦農產品加工廠……她掰著指頭數,自己與數百戶村民為脫貧而做過的嘗試,成敗皆而有之。
圖為楊寧(中)召集村民共同商討山泉水廠建設問題,大家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 劉俊聰 攝
起初的幾次失敗,曾讓楊寧面臨“信任危機”。隨著紫黑香糯、泉水西瓜等產品的俏銷,村民的荷包漸漸鼓起,他們對楊寧的信任也便一點點拾回。
“我覺得失敗就像人走路一樣,摔跤了要敢站起來往前走,摔也要把路子摔出來。”楊寧堅定地說道。用了十年時間,她和村民一起把路子“摔”了出來。2020年,江門村年人均純收入超8000元,全村實現整體脫貧。
今年38歲的楊寧,是江門村村委會主任。幾乎每一天,她都要接上百個電話。電話另一端,村民問得最多的問題,是還有什么項目能掙錢。
近段時間,她在為村里的山泉水廠項目而忙碌。村民以認購股份的形式參與其中,日后可領取分紅。這是江門村關于致富的又一次嘗試。
“市面上已經有許多品牌的礦泉水,別人為什么要買我們生產的水?”當楊寧和村民圍坐在火爐邊時,村民向她問道。“因為我們的山泉水是有故事的水,不光是‘幸福水’,也是‘勵志水’。”楊寧笑著回答。此刻,楊寧與村民們在彼此眼中都看到了希望。
圖為楊寧(左)正在與村民交談。 劉俊聰 攝
“十幾年前的嘗試,村民并不信任,種植泉水西瓜的時候,我還寫過保證書。這一次,村民認購的積極性很高。”楊寧表示,根據測算,山泉水廠投產運營需籌集五百萬元左右的資金,根據目前村民的股份認購意向,能籌集到的資金已經遠超五百萬元。
此時的江門村在楊寧眼中,未來可期。而這尚未完全開發的未來,也曾讓她徹夜難眠。“沒有人回來怎么辦?我們老去了,誰來接棒?”這些讓她憂慮過無數次的問題,在25歲的梁櫻林身上有了答案。
梁櫻林考入大學時,她的家剛剛實現脫貧。當她返鄉之時,江門村已實現全村脫貧,而她則作為江門村后備干部,與楊寧并肩同行。
“現在村里建起了鄉村振興產業園,園區建設能帶動更多產業的發展。”梁櫻林表示,她將進入企業系統學習管理知識,更好地帶動鄉村建設。
楊寧驚喜地看到,曾經往外走的人,現在已經不斷地往家走了。“既能照顧老人孩子,又能在家門口賺到錢。不止解決溫飽,還要精神富足。我想,留得住人,才是農村的希望。”楊寧笑道。(作者 李嬌陽 劉俊聰 韋國政)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為預防和減少可避免性視力障礙發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落實習總書記關于青少年視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攜手愛心...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圖片來自河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官網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飛播造林40周年。記者從河南省林業部門獲...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張晟遠同學所寫的作文。優美的下課鈴聲響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樣,全身的每個細胞都活躍起來了。可是老師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卡羅縣,錫納朋火山噴出大量火山灰。錫納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的卡羅縣,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6月10日無人機拍攝)。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亮相江蘇省南...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
2019-06-11 10:23:34
-
廣西苗山深處的“歸雁”:留得住人才是農村的希望
2023-01-29 09:12:26
-
天天視點!?人勤春來早 實干啟新程——我市黨員干部熱議“開局即沖刺 奮力拼經濟”黨政聯席會議
2023-01-29 09:16:56
-
新春走基層丨年輕企業“新”氣象
2023-01-29 09:22:44
-
天天微頭條丨春節假期,央媒省媒關注洛陽、點贊洛陽——文化“出圈”!燈火里的浪漫古都
2023-01-29 09:07:31
-
天天動態:開工第一天,18城微博連麥互動曬項目!河南起步即沖刺
2023-01-29 09:16:44
-
焦點快報!我市2023年擬實施省市重點項目616個
2023-01-29 09:08:17
-
總投資2857億元!洛陽集中簽約開工投產項目311個
2023-01-29 09:03:34
-
當前視訊!數讀洛陽第七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
2023-01-29 09:09:17
-
焦點熱訊:100億元產業投資母基金落戶洛龍區
2023-01-29 09:09:50
-
世界熱門:爆竹聲聲除舊歲 小孩放炮家長陪
2023-01-29 09:22:11
-
世界新消息丨拼經濟 抓項目 促發展
2023-01-29 08:58:43
-
今日熱搜:春節期間 全市治安秩序良好
2023-01-29 09:03:16
-
八旬老人遇困難 鐵路民警伸援手
2023-01-29 09:21:29
-
天天觀速訊丨我市2022年89件重點民生實事全部順利完成
2023-01-29 09:03:44
-
每日熱訊!河南魯山:滑雪泡溫泉 愜意過大年
2023-01-29 09:08:59
-
環球新動態:崗位等你來 全力拼經濟
2023-01-29 09:20:05
-
世界時訊:河南魯山:社區居民自發舉辦籃球賽賀新春
2023-01-29 08:58:07
-
世界觀焦點:春節假期 我市文旅市場平穩回暖年味十足
2023-01-29 09:12:12
-
視訊!極兔快遞“兔年不極速”:日均投訴近百條 滿意度調查墊底
2023-01-29 09:19:41
-
微頭條丨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出爐 葉縣尼龍材料產業集群上榜
2023-01-29 09:03:14
-
世界今日報丨多地文旅市場迎開門紅:云南旅游收入占全國十分之一 大幅反超疫情前
2023-01-29 09:00:35
-
環球報道:3325個項目,總投資超3萬億元 河南省第七期“三個一批”項目火熱啟動
2023-01-29 09:00:20
-
春節長假全省消費市場加速回暖
2023-01-29 09:12:11
-
環球快資訊:消費金融點燃假日經濟
2023-01-29 09:17:34
-
天天微頭條丨保送清華本碩博連讀!他才14歲
2023-01-29 09:16:54
-
環球精選!天氣將大“變臉”風雨雪齊“發貨”
2023-01-29 09:05:24
-
【世界速看料】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今后將融入新型城鎮化
2023-01-29 09:14:12
-
世界今頭條!故宮博物院2月1日對教師和本科院校、專科院校學生免費開放
2023-01-29 09:20:29
-
全球要聞:冰雪游、夜間游帶動3000多萬人次春節游荊楚
2023-01-29 09:18:54
-
全球新消息丨開足馬力搶先機 千帆競發勢如虹——我市“三個一批”項目探訪
2023-01-29 0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