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校在陜南‘山溝溝’里頭,不是什么‘大牌’學校,也沒有那么多‘明星’學者。在我們這里,要尋找學風榜樣,就得盯緊身邊的人。”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來自陜西理工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生導師黃錄良如是說。
(資料圖片)
2020年4月,黃錄良承接了中國科協(xié)學風建設資助計劃項目,在本校攝制了12部學風主題視頻作品。作為廣播電視專業(yè)的教師,黃錄良做起視頻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可是,為了做好這一批作品,黃錄良仍然下了很多功夫,花了不少心思。
項目選題揭示學風內(nèi)涵
“我非常重視選題策劃,經(jīng)常列出十幾個選題仔細琢磨,在精挑細選之后才開始投入制作。攝制人物片,首先就是要扣準學風這個大命題,另外就是得選好主人公,也就是能稱得上是榜樣的人物。我?guī)ьI學生團隊制作的《科研——教學的源頭活水》這部片子,就是學風主題作品的好例子。”
黃錄良提到的這個視頻,是他參與制作的12部學風主題作品之一。視頻的主角是一位青年學者——陜西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劉開輝。在這個時長不到5分鐘的作品中,黃錄良借用著名科學家錢偉長的一句話呼應了主題——“你不教課,就不是教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師”。視頻還介紹了劉開輝在教研結合方面取得的成果。
“其實,這個視頻的初版文案有數(shù)千字之多,但是由于實際條件的限制和突出重點的目標,我們多次修改文案,把文案字數(shù)壓縮到了600余字,視頻時長也壓縮到了5分鐘以內(nèi)。”黃錄良說。
在視頻開頭,劉開輝關于教研結合、學風傳承的獨白開門見山:“我是一名教書匠,得把書教好!既然站在講臺上,就要讓我的學生受益,要傳承文化,更要創(chuàng)造文化。”
黃錄良表示,劉開輝是個有故事、愛講故事的老師。他既有突出的科研業(yè)績,更有溫情的家庭生活。這樣的青年學者是老師、學生身邊真實可感的榜樣,和大家沒有任何疏離感。
“為了充分了解他的工作生活,我還‘跟蹤’過他,記錄他整天的日程。”黃錄良笑著說,他希望借此發(fā)現(xiàn)劉開輝生活化的一面,讓榜樣更生動,讓作為學風的載體視頻更有溫度。
項目執(zhí)行結合本地特色
雖然黃錄良是人文學院的教師,可他也是理工科背景出身的正高級工程師。負責教授廣播電視學的他,非常重視視頻的后期制作,特別是視頻的包裝。黃錄良表示,一些實用的專業(yè)包裝軟件,例如達芬奇調色系統(tǒng),對視頻效果的呈現(xiàn)起到了很大作用,理工類大學出品的作品少不了技術元素。
除了作品制作方式結合本團隊以及學校特色以外,黃錄良在選題上還考慮到了地域特點。“我們陜西理工大學位于漢中市,和省會西安之間隔著秦嶺,可以說是‘山溝溝’里的學校。要更好體現(xiàn)我們的特色,不能靠照搬某些名校的模式。無論是書記校長,還是老師學生和后勤員工,在我們中間有許多好人好事,有許多榜樣。制作學風主題視頻作品,就要結合本地的具體情況來做。”
根據(jù)網(wǎng)絡公開資料顯示,劉開輝來自陜西省安康市。他是一位扎根本地、服務家鄉(xiāng)的優(yōu)秀青年學者,其許多研究都是在秦嶺地區(qū)和秦巴山區(qū)開展的。
“劉開輝原先在西安工作,后來翻過秦嶺回到陜南,來到我們這里。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做了很多地方化的課題。他不浮躁,是個踏實的學者。我們的任務就是去發(fā)現(xiàn)像他這樣踏實的人,從而找到身邊的榜樣。”黃錄良總結道。(實習記者 孫明源)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lián)盟”籌備會為預防和減少可避免性視力障礙發(fā)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落實習總書記關于青少年視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攜手愛心...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tài)屏障圖片來自河南省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院官網(wǎng)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tài)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飛播造林40周年。記者從河南省林業(yè)部門獲...
-
老師發(fā)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張晟遠同學所寫的作文。優(yōu)美的下課鈴聲響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樣,全身的每個細胞都活躍起來了。可是老師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fā)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卡羅縣,錫納朋火山噴出大量火山灰。錫納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的卡羅縣,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huán)保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6月10日無人機拍攝)。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亮相江蘇省南...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lián)盟”籌備會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tài)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師發(fā)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fā)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huán)保
2019-06-11 10:23:34
-
世界實時:陜西理工大學:在師生身邊尋找學風榜樣
2022-08-02 08:52:30
-
環(huán)球今日訊!鐵基高溫超導 更適于應用的超導體
2022-08-02 09:01:41
-
天天熱點評!“非常高興我們的學生將在這樣現(xiàn)代化的建筑里學習”
2022-08-02 08:47:12
-
環(huán)球看熱訊:古高度定量重建技術揭秘青藏高原“長高史”
2022-08-02 09:04:02
-
天天觀焦點:CBA公司天價索賠背后的體育版權保護升級
2022-08-02 08:49:35
-
當前速讀:全DNA納米機器人可探索細胞過程
2022-08-02 08:49:06
-
全球關注:今年夏天新疆被游客“擠爆”:導游不夠,馬都不夠了
2022-08-02 09:01:59
-
世界快報:網(wǎng)約車要求加收空調費 這是壓倒油車最后稻草?
2022-08-02 08:41:36
-
世界簡訊:創(chuàng)新保護利用方式 盤活文物建筑資源
2022-08-02 08:52:30
-
每日熱點:C919完成取證試飛 “工業(yè)之花”有望拉動萬億元市場
2022-08-02 08:50:10
-
通訊!“星星的故鄉(xiāng)”好山好水 “塞上江南”越來越美
2022-08-02 08:46:38
-
全球視點!央行:加大對企業(yè)的信貸支持
2022-08-02 08:47:51
-
熱推薦:洛陽獲獎1500萬元用于農(nóng)村公路建設
2022-08-02 08:52:09
-
天天熱議:完成多項試驗 我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研制任務穩(wěn)步推進
2022-08-02 08:41:03
-
今日熱議:鄭州客運段廣州二隊二組列車長丁海波:“確保旅客平安出行,一切付出都值得”
2022-08-02 08:42:24
-
最新快訊!我市下半年病退鑒定工作啟動
2022-08-02 08:48:16
-
天天消息!洛陽5縣被命名為河南省雙擁模范縣
2022-08-02 09:02:52
-
環(huán)球快報:全市2149個村莊建立了日常保潔制度
2022-08-02 08:42:33
-
全球信息:洛陽未來幾天高溫悶熱持續(xù)
2022-08-02 08:46:23
-
今日訊!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企業(yè)培訓活動
2022-08-02 08:45:13
-
天天速訊:洛陽市招生考試中心提醒:專科提前批明日開始錄取
2022-08-02 09:03:31
-
天天快訊:大蛇偷吃農(nóng)戶雞蛋 濟源消防上演抓蛇大戰(zhàn)
2022-08-02 08:54:42
-
環(huán)球實時:鄭州8歲女孩捐獻器官救5人,父母灑淚提前為她過9歲生日
2022-08-02 08:46:48
-
今日訊!保障糧食自生產(chǎn) 退林還耕變良田
2022-08-02 08:40:02
-
焦點日報:第四批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推薦工作正式啟動
2022-08-02 08:42:08
-
全球時訊:暴雨中的逆行者
2022-08-02 08:52:30
-
頭條焦點:局部40度以上!河南省將迎來持續(xù)一周高溫天氣
2022-08-02 08:52:09
-
世界微速訊:星鏈只會兩頭添亂?
2022-08-02 08:42:48
-
環(huán)球熱推薦:8月1日河南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67例
2022-08-02 08:38:18
-
天天日報丨第十七屆“明星基金獎”揭曉 工銀瑞信基金榮獲三項大獎
2022-08-02 08: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