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來,全國多地發生多起溺水事件,少年兒童不幸溺亡時有發生。近年來,教育部門每年都會出臺相關政策文件、發布預警通告,部署指導預防中小學生防溺水工作。
(相關資料圖)
此類事件為何“屢防屢現”?如何徹底堵住溺水安全漏洞?對此,新華社記者進行了采訪。
夏季兒童溺水悲劇頻發
7月4日,江蘇省泰州市幾名少年在江邊戲水,造成2人溺水身亡;同一日,江西省撫州市一名15歲少年私自下河游泳,不幸溺水身亡;6月26日,海南省臨高縣臨城鎮文瀾江和北部灣交匯海域發生一起溺水事故,共造成4名未成年人死亡……
據國家衛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有5.7萬人死于溺水,少年兒童溺水死亡人數占總數的56%,平均每天有88個孩子因溺水死亡。溺水已成為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殺手”。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急診醫學教研室主任李湘民介紹,人溺水后大量的水和異物進入呼吸道,會導致呼吸道嚴重堵塞出現窒息,還會刺激喉部引起痙攣導致呼吸抑制甚至心臟停搏,這兩種情況都會致人死亡。
圖為青島紅十字搜救隊在組織防溺水救援培訓。(受訪者供圖)
據青島紅十字搜救隊隊委會成員高玉瑞介紹,搜救隊每年都會實施多起溺水救援,其中溺亡事故不在少數。
“夏季天氣炎熱,孩子們又喜歡玩水,增加了溺水事故的概率。”高玉瑞說,從業9年來他已參與數十起落水救援事故。今年以來參與水域救援10起,其中1起溺亡。在這些事故中,12至17歲的少年出事故較多,這些落水的中學生,絕大部分是自己或者結伴下水游玩,沒有家長陪護。
“池塘、水庫看似平靜,有些地方水看起來很淺,實則危機四伏。水底不起眼的淤泥、水草可能就是兒童溺水的罪魁禍首。”高玉瑞說,在他參與的溺水救援中,以野外河道和池塘居多,其中池塘溺水占到溺水總數的一半以上。
兒童溺水緣何屢現
業內人士說,兒童溺水悲劇之所以“屢防屢現”,避險意識淡薄、防溺水教育和監管缺位,成為引發悲劇的主要原因。
“宣傳教育、避險意識不入腦,這是防溺水工作的一大難點。”海南省教育廳學校安全工作處副處長王衛紅說,溺水多發于農村地區,學校雖進行了安全教育,學生仍沒有引起重視。家長的安全避險意識也很淡薄。
“年輕家長因為玩手機等忽視了看管,孩子一旦發生溺水,幾分鐘人就沒了。”湖南省兒童醫院院長肖政輝說。
多位中小學教師表示,每年暑假前學校都會下發一封防溺水須知的家長信,并要求家長簽名提交回執單,“有的家長簽了回執單但忽視了提醒,老師反復督促甚至造成一些家長反感。”
一位農村小學校長說,學校每年在暑假前都會用廣播重復“喊話”,班主任也會在班級多次強調,但學生到底聽沒聽進去“不好說”,效果并不算理想。
此外,王衛紅等認為,一些具有中高風險隱患的水庫、水塘、水井、魚塘等缺乏有效監管。有的地方對隱患排查整治不深入,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力度不大,“蜻蜓點水”式地走形式、走過場。
共同筑牢防溺水安全網
“防溺水工作關鍵是防患于未然。”肖政輝說。
高玉瑞等業內人士建議,各地應明確屬地管理責任,重點加強農村地區無人看管的平塘、水庫、礦坑等排查巡控,完善重點時段、重點水域專人值守制度,一旦有人落水可以立即營救,切實做到“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有人救”。
此外,還應加大預防溺水宣傳力度,尤其是對學生、家長的安全教育要更加重視。
圖為青島紅十字搜救隊進入校園開展防溺水救援培訓。(受訪者供圖)
“當前防溺水安全教育注重‘量’的同時,應更注重‘質’。以更加生動形象直觀的形式,讓孩子們喜聞樂見、入腦入心,將安全意識根植于學生的大腦中。”湖南省懷化市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說,宣傳教育還需進村入戶,全方位彌補教育宣傳短板。
海南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建議,應加大對中小學生游泳教育的普及和培訓,逐步推進高年級學生掌握自救和科學救人的技能。
“各地還應完善預防溺水應急預案,加強救援隊伍、設施建設。”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教授劉聲濤說,應在溺水高發、隱患集中地區開展應急演練,建立應急救援隊、設置救援設施,不斷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對學生的安全管理沒有假期,永不放假。”近日,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召開學生防溺水安全緊急會議提出,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州縣鄉村組“五級書記”抓防溺水工作,切實扛起校園安全的兜底責任。對水域包保值守全覆蓋,明確產權水域的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實施一批微防護工程,做到對所有水域全覆蓋有人值守。對家長包保培訓全覆蓋,對所有學生、幼兒家長進行全覆蓋警示教育培訓,簽訂防溺水責任書。按照印發的防溺水硬措施,如再出現溺水事件,將從嚴從重從快頂格問責處理。(新華社記者王凱、謝櫻、趙葉蘋)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為預防和減少可避免性視力障礙發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落實習總書記關于青少年視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攜手愛心...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圖片來自河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官網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飛播造林40周年。記者從河南省林業部門獲...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張晟遠同學所寫的作文。優美的下課鈴聲響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樣,全身的每個細胞都活躍起來了。可是老師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卡羅縣,錫納朋火山噴出大量火山灰。錫納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的卡羅縣,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6月10日無人機拍攝)。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鯨圖案亮相江蘇省南...
-
鄭州市召開“鄭州愛眼聯盟”籌備會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飛播造林,助力筑建綠色生態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師發朋友圈自省拖堂問題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錫納朋火山沉寂400年噴發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鯨”亮相江蘇南通倡海洋環保
2019-06-11 10:23:34
-
全球動態:酸奶怎么選?看完不用愁
2022-07-13 17:03:02
-
環球熱門:兒童溺亡悲劇頻發需共筑防溺水安全網
2022-07-13 17:00:49
-
全球快資訊丨國家發展改革委: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 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
2022-07-13 16:45:25
-
全球滾動:“放不化”“烤不融”的網紅冰淇淋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2-07-13 17:04:12
-
天天觀熱點:“雙減”后寧夏銀川首次中考:高分段考生均衡分布多校
2022-07-13 16:55:16
-
天天滾動:我國有效注冊商標已超4000萬件
2022-07-13 16:56:22
-
【天天報資訊】19國留學生赴新疆參訪:新疆的藝術、科技,實地參訪才知道!
2022-07-13 16:54:59
-
天天微頭條丨夏天怎能不吃桃!桃和西瓜一起吃會中毒嗎?
2022-07-13 16:56:06
-
環球消息!三部門發文推動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
2022-07-13 16:51:04
-
天天亮點!體育旅游消費需求旺盛 “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加速
2022-07-13 17:00:37
-
熱推薦:如何避免夏季常見病?聽聽三甲醫院中醫怎么說
2022-07-13 16:41:30
-
天天熱資訊!國家公路網規劃總規模到2035年約46.1萬公里
2022-07-13 16:59:33
-
全球觀天下!綠美彌勒 山水田城
2022-07-13 17:04:50
-
全球熱點!“荷美夏日 暢游廣西”推廣活動舉辦
2022-07-13 16:45:48
-
世界看熱訊:市生態環境局多舉措強化臭氧管控 持續改善全市空氣質量
2022-07-13 16:55:14
-
世界熱消息:【在打造綠色低碳高品質城市上作示范大家談】聚焦高質量發展 建設高品質城市——訪示范區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張中聯
2022-07-13 16:54:38
-
每日快報!我市氫能產業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2022-07-13 16:40:28
-
天天快消息!前5個月 我市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427.5% 增速居全省第2位
2022-07-13 16:39:40
-
環球速訊:培養“未來人才” 洛陽師院擬與百度共建人工智能產業學院
2022-07-13 17:01:02
-
環球最新:我市出臺科技創新突出貢獻人才獎勵辦法
2022-07-13 17:01:05
-
天天熱點!學校招生在即 來洛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可這樣申請就讀
2022-07-13 16:44:56
-
世界看點:我市全力守牢群眾“腳下的安全” 窨井設施整治完成全年省定目標的81%
2022-07-13 16:41:47
-
環球熱門:權威快報丨6月我國外貿增速進一步提升
2022-07-13 16:49:40
-
天天精選!對于暴雨洪水災害,洛陽如何監測預報預警?
2022-07-13 16:56:46
-
【獨家】羅福波:堅守匠心鑄精品
2022-07-13 16:55:00
-
全球今日訊!深化校地合作 助力創新發展
2022-07-13 16:54:44
-
全球快資訊丨金灣社區:人居環境再提升 爭創“生態宜居星”
2022-07-13 17:00:20
-
快看:提醒!李屯特大橋將進行定期檢測 過往車輛請繞行
2022-07-13 17:03:35
-
當前速訊:我市多舉措聚焦企業強支撐
2022-07-13 17:03:44
-
實時:擦亮城市名片 打造籃球城市品牌
2022-07-13 16: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