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s0ayu"></li>
<ul id="s0ayu"></ul>
  • <strike id="s0ayu"><menu id="s0ayu"></menu></strike>
  • <ul id="s0ayu"><sup id="s0ayu"></sup></ul>
    每日消息!新課標下,美育如何走出“重技能輕素養”的誤區
    2022-06-14 09:02:22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河南熱線

    隨著《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新鮮出爐,藝術教育如何教,學生怎樣學,成為學生及家長普遍關注的話題。

    將在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的新課標,修訂幅度不小。藝術課程設置得到進一步強化——藝術在一至九年級開設,其中一至二年級包括唱游·音樂、造型·美術;三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融入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相關內容;八至九年級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等,學生至少選擇兩項學習。更值得關注的是,藝術課程九年總課時比例為9%~11%,已超過外語6%~8%的總課時比例。

    從掌握技能轉向核心素養培育


    (相關資料圖)

    事實上,加強美育已成為大勢所趨。在去年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明確表示,要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程,進一步完善大中小學相銜接的美育課程體系,落實各學段美育課程基本要求,不斷拓寬美育課程領域。強化美育教學與實踐,構建并逐步完善“藝術基礎知識+藝術基本素養+專項藝術特長”等教學模式。

    而新課標的頒布,再次印證了這一趨勢。筆者認為,新課標進一步夯實了學生的藝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拓寬了人才培育的路徑與維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標準的出臺,并非一勞永逸,如何將新課標的精神落到實處,真正為學生全面多樣化成長提供舞臺與空間,才是未來的重中之重。

    當前一些中小學校在美育方面已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總體而言,在中小學教育體系中,美育尚屬薄弱環節,課程開課率不足、藝術師資短缺等問題,制約著學生在學校的藝術能力習得。可以說,目前學生藝術特長培養主要依靠家庭教育、課后藝術輔導和校外藝術培訓等。藝術類校外培訓雖彌補了中小學校在藝術教育方面的不足,卻也易于使美育進入“重技能、輕素養”的認識盲區。必須強調的是,美育不能簡單等同于技能教育,也不應該成為升學的捷徑,異化美育全面育人的本質。不是所有的藝術類教育都是為了培養技術卓越的特長生,而更是要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得到美的滋養,進而提升審美能力與人文素養。這是學生得以全面成長與發展的核心素養之一。

    正因如此,厘清藝術教育“如何教、教什么”就顯得尤為重要。新課標明確,藝術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這也意味著,引導學生從單純掌握音樂知識技能轉向核心素養培育成為應有之義。這無疑對傳統美育教學模式提出了多重挑戰。

    在美育中融入“聯系”理念

    新課標對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的學段目標、課程內容、學習任務、學業要求等作出了明確、詳細規定,這也為美育教師教學提供了基本遵循。如音樂學科課程內容包括“欣賞”“表現”“創造”和“聯系”4類藝術實踐,涵蓋14項具體學習內容,分學段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并將學習內容嵌入學習任務之中。同時,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1至2年級在唱游·音樂課程中設置“趣味唱游”“聆聽音樂”等4項學習任務,3至9年級在音樂學科課程中設置“聽賞與評述”“獨唱與合作演唱”“編創與展示”等6項學習任務。

    可以說,在新課標引領下,我們要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以克服傳統模式存在的課程內容知識化、教學模式機械化等弊病。還要探索創建新式課堂,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和自主參與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設計情境,以情境設計引導教學。如在音樂教學堅持聽覺為先的原則上,可考慮設置適合該年齡段的情景表演劇,通過角色扮演、形象塑造、生活場景再現等,讓學生們在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時,真正體味到音樂與藝術的樂趣所在。

    對于美育而言,“聯系”的教學理念至關重要。我們既要重視藝術學科的獨特性,也應注重跨學科或多學科的交叉融合,關照學科間的相互聯系,以主題、項目、任務、活動等組織課程內容,進而帶動綜合化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此外,“聯系”的教學理念也應體現在自然、社會、生活之中。藝術課程與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需要拆除學校與社會、課程與生活之間的藩籬,形成以家庭為基礎、學校為主體、社會為平臺的“三位一體”大教育模式。家校聯動中,學校可以通過家長課堂、家長學校等形式對家庭藝術教育進行指導,推動家長形成科學的美育觀念。同時,家校社要協同建立學生美育成長檔案,做好數據整理與發展記錄,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基礎依據。此外,要充分利用社會優勢資源,與當地美術館、博物館、藝術館等機構開展深入合作,“把課堂開出去,把藝術家請進來”,進而形成家校社多方協同聯動的育人機制。

    開展美育工作,師資是基礎。必須承認的是,當前我國中小學美育師資短缺等問題仍較為突出,而新課標又對美育教師提出了新要求,現有美育教師單一的知識體系恐難滿足教育教學需求。因此,首先要從源頭抓起,推進美育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擴大師范類學校相關藝術專業的招生規模,并根據市場需求搭建科學合理的學科專業知識體系與實踐平臺,力爭在保證增量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美育教師的培養質量。同時,對于在職美育教師,當地教育部門應針對性開展專項培訓及教學指導工作,讓美育教師不僅能熟練掌握一項技能,更錘煉出扎實的理論功底與成熟的教育理念。此外,更為重要的是,還應鼓勵高等學校、社會機構積極參與中小學美育建設,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聘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優秀文藝工作者到學校兼任教師等方式,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提供更豐富多樣的美育教學服務。

    (作者:馬淑偉、畢雪春,分別系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hN_01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牛牛影视|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精品麻豆av| 久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蜜芽|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野狼精品社区| 香港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拍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2048亚洲精品国产|